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高新产业金融论坛上,贵阳市高新区管委会与招商银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科招商分别签订战略发展合作三大协议,通过银政企合作、政产学研结合,以科技提升与金融创新推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 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围绕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战略目标,加速发展,实现从产业园区到生态科技新城的战略转变。 近日,记者走进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中国航空发动机最高水平的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填补国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批量生产空白的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贵州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等项目都已在开工建设。 高新区目光紧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个行业,招商目标锁定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目前,开发区里已拥有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8家。其中国家级中心4家、省级中心14家。 生态科技新城是对原有的“产业园区”思维的突围,即以“生态”的理念颠覆传统工业城市的模式,打造集产业、商务、生活“三位一体”的“生态城”;以“科技”的定位指引园区的发展方向,打造聚集高新、高端、高智、高定位产业的“科技城”。 清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良好的发展潜力,使高新区“磁场”聚集效应倍增,不仅成为大企业大项目的投资热土,也使高新科技企业趋之若鹜,数量骤增。近年来,聚集了1800余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19家;上市公司10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58.8%;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全省的54%。 在快速“量变”的同时,高新区经济效益连年翻番。2010年,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83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38亿元,招商引资市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完成12.74亿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贵阳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成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知识密集度最高、产业最集中、人居和创业环境最优的现代新区。高新区的发展航向已初露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