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4月17日 /美通社/ --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其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癌症尤其是较为常见的癌症都有了新的诊疗手段,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在众多癌症中,“癌症之王”胰腺癌的地位却依旧难以撼动 -- 在20世纪末,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4%;然而直到现在,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依然非常差,一般丧失手术机会的胰腺癌患者,从诊断到死亡的生存期(平均存活时间)只有7-9个月;即使是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也不过15-19个月。约3/4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5%【1】。 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接近1:1的“癌症之王”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胰腺癌的话,那就是“起病凶险,侵袭性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
胰腺作为同时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在人体消化和血糖调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胰腺虽然“身负重任”,但却“行踪隐秘”,胰腺“隐居”在左上腹的最深处,与消化道器官接近,导致很多早期症状如厌食、消化不畅等表现被当成其他消化道疾病来处理,等到出现黄疸、上腹疼痛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处于癌症的晚期阶段,并发其他部位的转移。 多年来,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手段始终在不断探索中,然而喜欢“沉默”的胰腺癌同时也“油盐不进”,对常规化疗放疗均不敏感,而根治手术仅限于未发生广泛转移的早期胰腺癌患者,根据临床统计显示,这一类患者接受手术的比例不足20%【2】。 早期胰腺癌直径小于2cm,局限于胰腺内,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统计数据,胰腺癌早期的预后显著优于其他各期,5年存活率可达60%-69%。肿瘤指标检查、腹部B超、CT、MRI和当今新宠PET-CT已然成为胰腺癌早期筛查的常规套餐,多数有或无症状的胰腺占位性病变可以通过这些检查被发现。然而,这些影像学技术对于直径小于2 cm 的胰腺病变漏诊率最高可达30%以上。因此,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重点任务。【3】 超声内镜,如何在胰腺癌诊疗中打开“天眼”? 超声内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超声胃镜,将内镜直视诊断和超声检查技术结合为一体,检查时将其自带的超声探头置于距离病变最近的部位,通过内镜观察腔内形态的同时,可实时获取腔道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影像。超声内镜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大幅扩展了内窥镜的应用范围。在胰腺癌的诊疗领域,超声内镜能够在胃或十二指肠内以最近距离对胰腺进行个体化、实时扫查,可提供胰腺实质的高分辨率声像图,检查出直径小至5mm的胰腺异常回声,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胰腺肿瘤最敏感方法。 由于能够缩短了探头与胰腺间的距离,就相当于胰腺癌的诊断中打开“天眼”。如果能够在小病变乃至癌前病变前发现,就可以让患者的预后诊疗有大幅度的提升。目前相关指南推荐具有遗传性相关适应症和非遗传性高危适应症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内镜筛查。而超声内镜作为高端医疗器械,目前也已经逐步进入各大三甲医院,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服务。 作为同时拥有超声和内镜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企业,开立医疗的超声内镜在曾多次在全球展会中展出,收获了来自国内外专家的认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梅奥诊所的胃肠病学专家迈克尔·华莱士博士曾使用开立超声内镜EG-UR5进行检查,“超声内镜对于临床诊疗来说意义重大”,华莱士博士认为,“通过这样一项技术可使临床医生在诊断的同时获得满意的组织及细胞学标本。开立的超声内镜凭借着高质量的图像和良好的操作性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尽管多年来,“癌症之王”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提升生存率的方法,但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进步与设备的逐渐普及,让人类能够逐步实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