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阳市息烽县城西约17公里的西山乡凤凰池,为西望山八庙之一,明末清初僧人语嵩所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寺前有碑一通和石兽一对,寺后有冯玉祥将军题“圣贤气节、民族精神”八字保存完好。2003年该处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望山八大寺庙中,凤池寺是其中最有名气的寺庙之一。 据民国《息烽县志》记载:“凤池寺又名木皮庵。西北西望山天风岭东麓凤凰池右侧凤凰涧上,明代建。崇祯间(应为永历间)语嵩、瞿昙两次改建。清雍正十年,僧洪亮重修。咸同乱毁。光绪间,僧法华重建。” 该寺的前身木皮庵,语嵩时就为佛教场所,大约在道光之后渐称凤池寺,也称凤池禅寺。据一九三四年法化和徒孙遍恒修复的庙碑记载,该寺开山第一世祖上语下嵩和尚,第二世师祖上宗下风和尚,第三祖师上紫下林和尚,创基建殿,重塑金像;第四世祖上洪下亮和尚,对照寺碑,依据语嵩创建木皮庵谱系传佛心印渊源法海,遍界弘通。推算法华之上少了六世的记载,传佛心印,即 绍隆正宗,渊源六个字辈的没有记录,这时,恰好是在咸同乱期。 绍隆正宗 在今凤池寺西南角的凤凰窝,有道光辛卯(1836)年凤池寺脱化第41世天贤清明和尚的塔碑,塔碑建于道光十六年,从天贤清明和尚法弟所撰的天贤清明和尚塔志看出,天贤清明和尚作为临济正宗第41世传人,也曾经修整过凤池寺,并重塑佛像。根据清雍正十年(1732)龚尚竣《西山凤池木皮庵碑记》所说凤池寺在语嵩之后,到雍正时期经过两次修建,一次是承传语嵩法乳的宗风佛定修建,他“共易木皮”以致“殿宇辉煌,塑像庄严,扫烟尘而佛法大振。”第二次是洪亮和尚修建,从1720年至1732年12年间,洪亮“由区捐以至募化,无事不以修整为心。”到雍正十年已经是“基殿庄严,佛像威严。” 凤池寺经过咸同战乱后,几近荒废,到了光绪年间,法字辈住持法华又组织木匠冯唐兴、李义全等同建了凤池寺,并在1916年完工,即今天所存的凤池寺上下殿和两边厢房。 法华所建凤池寺得以保存,主要是70至80年代在凤池寺建立了麻风院,因有麻风病人居住,才避免了大规模人为破坏,但原寺庙钟、鼓、匾额、对联等已在文革时期和后来日子里相继被人破坏。据说,凤池寺曾经遭受过洪灾,传说金钟塘的金钟就是被洪水冲去的。又据当地吴学忠等人介绍,现在寺前的护法,也是当时洪水冲到凤凰涧中去后,九十年代当地群众才抬上寺来的。 |